恩比德的悖論

  • 發(fā)布于:2023-05-16 15:04:00
  • 來源:比賽直播吧
圖圖G6前三節(jié)獻祭的手感迎來持續(xù)的報復性反彈,熱流從背心蔓延周身,四肢百骸氣勁充盈,揚手就是一連串的暴擊。51分,搶七大戰(zhàn)得分紀錄的刷新比預期快得多,塔圖姆創(chuàng)造了歷史,贏得了尊敬,讓那些不再對他有期待的人,重新豎起了大拇指。

undefined

當然了,大家關注的重點可能在另一邊。

76人以一種并不讓人意外的方式出局了。恩比德+哈登+里弗斯,三人被動屬性疊加似乎已經(jīng)注定了結果。但對于已經(jīng)習慣了哈登的低迷的球迷來說,兩場不期而遇的爆發(fā)已經(jīng)足夠平復心情。里弗斯的用人固然有問題,橫向比較下來,也只是今年季后賽不稀奇的執(zhí)教表現(xiàn),他的生辰八字可能比用人的負面作用更大。

恩比德顯然是更令人失望的那個。我并不是說,恩比德必須帶隊擊敗凱爾特人才能讓人滿意,對他沒有那么高的要求。在G6之前,我都認為恩比德開始逼近了那個常規(guī)賽初我所設想的理想狀態(tài):

努力防守——雖然依舊未能盡善盡美,但相比去年同期,恩比德的護筐和移動速度在線,在霍福德手感失準的系列賽,這一端交出了應有的貢獻;

成為一部分而不是全部——相比得分王模式,恩比德能在擋拆中扮演更多牽制力的角色,協(xié)助其他主攻手打出更有持續(xù)性的進攻,會比他一節(jié)盛,二節(jié)強,三節(jié)衰,四節(jié)拉的曲線更平滑一些。雖然恩比德依舊不是那個關鍵先生,起碼76人做到了,威脅來自不止一處,讓凱爾特人更難抓到重點。在馬祖拉決定夾擊哈登那一刻,我甚至一度以為,76人今年成了。

這一輪的恩比德,G6之前縱是沒有拿出MVP級別的統(tǒng)治力,好歹也把一個頂級戰(zhàn)略型中鋒的價值融化進比賽了。

undefined

G6發(fā)生了什么?

馬祖拉玩起“斗獸棋”,用羅威吃定塔克,把76人的中路進攻廢掉了。

G6賽后,恩比德說,自己在關鍵時刻拿不到球。恩比德之所以拿不到球,不是因為哈登不想給,而是哈登實在無法從凱爾特人收底角的防守策略中,觀察到中路可以尋覓的機會——空位都在底角。哈登嘗試往兩翼分球,G6G7是76人這輪系列賽底角三分比重最高的兩場。但76人投不進,這就成了死循環(huán)。

這不是76人唯一的死因。恩比德讓76人的敗北有了更鮮明的個人特色,他主動的用一種“更像被時代淘汰的巨獸”的方式,給笨重中鋒打低位的前景再蒙上一層陰影。要么被包夾失誤,要么單打霍福德失敗,所有進化的比賽內容不見蹤影,恩比德好像在跟哈登慪氣一般:

“G6為什么不給我打?給我打是不是就贏了?”

“那就試試唄,我給你打,你看你能打進嗎?”

如果你的空間已經(jīng)堵到擋拆不好打了,低位也不會好到哪里去。塔克第一節(jié)命中了3記三分,起手回應綠軍策略的決心和準星都是足夠的,卻不能絲毫動搖綠軍的策略,羅威后面還是在放他。里弗斯做了調整,比起塔克的曼恩之夜,他最終還是更偏向相信理論上“攻防均衡”一些的梅爾頓。結果梅爾頓延續(xù)了G6的狀態(tài),投得還不如塔克。并且,由于梅爾頓在場時,老里會拿他防塔圖姆,而他跟塔圖姆之間差了兩個型號,被連續(xù)強吃,這也成為了塔圖姆培養(yǎng)手感的開始。

為什么不用尼昂呢?

也許老里會說,尼昂多擺幾分鐘被人針對,你們又會問我為何用尼昂。

76人沒有一個完美的第5人方案是真的,于是不但中路突破空間擁堵,霍福德們防恩比德一對一的時候也敢于往身上貼更緊,使得恩比德的跳投難度增加。可以說,恩比德已經(jīng)完全沒什么辦法了。

undefined

又是空間的鍋?

走了一個西弟,再來一個塔克,最后是一個效果?

梅爾頓不是常規(guī)賽每36分鐘出手6.7次三分,39%命中率的射手嗎?他擺在場上也可能投不進,他也不能動搖綠軍協(xié)防的決心,這種時候,你要怎么辦?

空間是個問題,空間不能背所有的鍋。以凱爾特人G6G7的決絕,就算76人第5點擺一個能投籃、能打持球的副攻手,馬祖拉還是會用羅威防哈里斯的方式賭一下——在你恩比德足夠快速、準確的出球懲罰我之前,我就敢賭你的失誤和誤攻。

恩比德還是沒有建立起“或打或傳快速處理”的比賽意識,這跟過去的哈登有相似之處。區(qū)別是,哈登真的能在最后幾秒把球投出去,他只是破不了湖人騷氣的換防接延遲夾擊,而恩比德連破夾擊的第一關都過不來。

對巨星來說,季后賽沒有那么復雜,翻來覆去就是那么一件事:

如何打到對手來夾擊你;

在對手夾擊你之后,再拿出一種讓夾擊無效的回應手段;

最終實現(xiàn)對手夾也不是、不夾也不是的兩難局面。

回應手段可以是優(yōu)秀的出球配優(yōu)秀的隊友環(huán)境,包括強力的終結伙伴和周身的投射資源。這套邏輯不完全適合恩比德,即使有了哈登也存在疑問,因為持球吸引夾擊的球員和負責向空位輸送機會的球員不是一個人,多了一道手續(xù)就增加了風險,更何況76人的投射資源又沒有那么完美。

undefined

另一個邏輯則基于無球。這里所謂的無球并不是指讓恩比德拉去底角站定點——這是拼圖的無球,不是核心的無球。核心的無球不拘于形勢,本質上就是一件事——核心可以在甜點區(qū)接到球,接到球后能趕在夾擊到來前強行終結回合。庫里跑動后接球的快速發(fā)起、濃眉的卷切、約基奇借掩護至罰球線的多種選擇,方式不同,本質上卻是一個目的。

恩比德對應的技能是什么?

76人搞來能喂球的哈登,其實給出了一些答案——恩比德拆至罰球線的中距離,這招在恩比德急停中投手感在線的時候,確實能打出產(chǎn)量。而這一套比賽方式跟恩比德將自身技術改造成鋒衛(wèi)搖擺人的邏輯如出一轍——能在罰球線以上區(qū)域創(chuàng)造大量出手機會,讓恩比德不去低位也能將產(chǎn)量夯上去。

如果恩比德身處在一支令人窒息的防守頂級強隊,他的這套打法就有可取之處——長兩分跳投硬解可謂便秘局YYDS。

但恩比德并不身處那樣的球隊,圍繞他建隊能不能建立起那樣的球隊也存在疑問。G6馬祖拉把羅威拎到首發(fā)針對塔克之后,恩比德是否真的利用羅威拖空間打出了對等的防守價值?如果他做到了,馬祖拉選擇拼防守這條路也就被堵死了,而現(xiàn)實卻是,塔圖姆G6第四節(jié)面對恩比德投進殺死比賽的三分,G7更是大量找恩比德軍訓,如果是這樣,恩比德與約基奇在防守端又有什么區(qū)別?

過往若干年的季后賽,恩比德只是證明過,面對一些進攻局限性較大的球隊,他是比約基奇更好的護筐手。但他也顯然防不了五外陣容,防不住持球投大神,在進攻負荷超載和連年季后賽據(jù)說有傷后,某些比賽甚至會送出突破下限的防守。

圍繞恩比德,你能建立一支防守在不錯到優(yōu)秀之間,但有季后賽局限性的球隊。有些系列賽,你需要靠進攻打回去,而當你討論到進攻局的時候,杜蘭特和布克剛剛證明了,只有史詩級干拔,在高端進攻局也會卑微,就不要談恩比德這一手“牛逼以上,超神未滿”。今年季后賽,恩比德在長兩分區(qū)域還是有五成的準星,但籃下、近筐、三分線全面失準,而你不會意外這些失準:

他本就不擅于三分球;

他有靠體型和運動能力,借戰(zhàn)術起手式在籃筐附近頻繁接球并快速完成終結的本事嗎?他沒有,甚至意愿也不強烈;

他打低位無法預判對手夾擊方向,進而靠相反的轉身完成出手,翻身跳投也退化了太多。大部分低位他選擇了轉面筐發(fā)起。他沒有足夠的護球和單手出球技術,保證他的前轉身來到可以安全勾手的位置。他從來不是近筐大神,這部分內容季后賽常年露餡;

undefined

恩比德不是優(yōu)秀的籃筐與近筐終結者,前板貢獻有限,而這本來是中鋒進攻端之于其他位置最特別、最大的優(yōu)勢。他也不是真正的“空間型中鋒”,他的三分沒有威脅。恩比德的優(yōu)勢在于他有一般中鋒無法駕馭的多樣長兩分技術,這確實饞死了lisa,問題是,這個區(qū)域是典型的“產(chǎn)量區(qū)”,解決的是便秘問題,而76人最不缺的就是開發(fā)進攻的人手,更何況圍繞恩比德建隊本就無法保證高端系列賽讓對手便秘。

76人找到了一種方便恩比德角逐MVP的打法,也終于,恩比德用這一套后現(xiàn)代打法,拿到了夢寐以求的MVP獎杯。但恩比德漸漸形成了一套“爭冠邏輯悖論”,他“很強”,卻不強在幫助球隊贏下系列賽。在夢想已經(jīng)實現(xiàn)一半之后,要如何實現(xiàn)另一半,要動一番腦筋,也要再下一些功夫。他不再是相信過程的少年,到了需要更認真思考未來的年紀。時間很快,就這么幾年,再拖一拖,要思考的,恐怕就是如何成為別人的配菜了。

相關閱讀:NBA籃球東部76人凱爾特人哈登恩比德杰倫-布朗塔圖姆